预绞丝金具截至2025年6月,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已取得实质性突破,核心进展如下:
一、顶层设计与阶段目标
分阶段实施路径
2025年目标: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,实现基础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统一,完成省级现货市场全覆盖及连续结算试运行57。
2029年目标:全面建成市场,推动制度规则、监管公平、设施联通统一化710。
2035年目标:完善市场体系,支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10。
政策框架成型
构建“1+N”基础规则体系,以《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》为纲领,配套中长期、现货、辅助服务等细分规则36。
⚖️ 二、市场体系与运行机制
多层次协同架构
形成“省间+区域+省内”三级市场协同运作框架,覆盖电能量、辅助服务等全交易品种,时间跨度涵盖中长期至日内现货68。
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开展整月结算试运行,长三角启动电力互济交易69。
现货市场加速落地
蒙西、山西、广东等5个省级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6;湖北、浙江将于2025年6月及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,福建等16省计划2025年底前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1112。
新能源全面入市
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845亿千瓦时,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.3%57;绿电交易规模迅猛增长,2024年上半年交易电量1519亿千瓦时(同比增233%)710。
🔧 三、支撑体系与技术创新
交易平台与技术赋能
国家电网建成覆盖26省的新一代省间交易系统,月均处理跨省交易近2800笔8。
AI技术深度应用,如国能日新“旷冥”气象大模型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,优化现货与中长期交易策略1。
监管机制强化
建立市场运行“三道防线”,推行穿透式、数字化监管,规范市场秩序69。
🌐 四、跨省资源优化配置
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接近1.2万亿千瓦时(2023年)7,金上-湖北、哈密-重庆等特高压工程投运,显著提升清洁能源跨区域输送能力15。
💎 当前挑战与下一步重点
挑战:省间壁垒尚未完全破除,新能源大规模入市配套机制需完善510。
重点任务:2025年需完成南方区域与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攻坚,推动各省现货市场连续运行,深化新能源参与市场机制29。
小结: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已从框架构建转向全面落地阶段,通过规则统一、技术赋能和机制创新,正加速实现电力资源全国优化配置,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核心支撑1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