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绞丝金具截至2025年6月,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已在多地区深入推进,除此前提到的内蒙古、广东、云南等典型案例外,以下地区的改革进展同样具有代表性:
⚡ 一、东部沿海地区
浙江
预绞丝金具作为首批现货试点省份之一,计划于2025年底前转入现货市场正式运行,已构建“中长期+现货+辅助服务”协同体系,重点推动新能源高效入市49。
数字化赋能显著,利用AI优化交易策略(如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)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5。
山东
现货市场于2024年转入正式运行,是全国首批实现煤电、核电、新能源同台竞价的省份之一47。
创新新能源入市机制:2025年新增光伏可选择全电量或15%发电量入市,为产业过渡提供灵活性9。
🌄 二、中西部地区
湖北
现货市场建设提速,计划于2025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,聚焦跨省绿电交易与配电网升级410。
依托特高压工程(如哈密-重庆直流)强化西北新能源跨区消纳能力1。
甘肃
现货市场于2024年正式运行,配套“沙戈荒”基地外送通道(如哈密-重庆工程),支撑超10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16。
新能源利用率达93.9%(2025年4月),通过煤电灵活性改造缓解消纳压力12。
安徽与陕西
两省均力争2026年6月底前实现现货市场正式运行,当前处于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4。
安徽重点布局分布式能源接入,配电网向“有源双向”系统转型10。
🌐 三、区域协同改革
南方区域(粤桂滇黔琼)
建成全国首个跨省现货市场,2022年启动试运行,2025年计划实现五省连续结算运行48。
创新“跨省中长期+省内现货联合出清”机制,促进区域资源互济8。
川渝地区
重庆试点长周期多月结算现货市场,探索跨省绿电交易与电价联动机制11。
四川作为首批现货试点,推动16省连续结算试运行,水电市场化交易占比超80%49。